我给自己拍堂课
——从“画面”中反思英语课堂教学
n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焦宇平
一、缘起
很多情形下,教师拍课都是有专业的摄像人士,有专门的录像教室,有教育团队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和精挑细选出来的“优秀”学生。因此我们大多数看到的优质录像课都是“千锤百炼”而来。而大多数一线教师没有这种经历和机会的。家庭摄像的普及为我圆了拍课的梦想,也从拍课的画面中重新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处。
二、过程
第一个班:首先精心为自己准备教学设计,开始担心拍出来不好看,因为没有多媒体课件,只能靠粉笔等传统教学媒介帮助教学。后来想平时上课就是没有这些的,这样的课反馈给自己给学生才是更有实际意义的。但是课没有想像中进行得那么顺畅,因为在镜头前的不习惯,我和学生都有些不知所措。
第二个班:有了第一次的教训,我将精力更多放在课的设计和问题预设上,首先是解决了学生开始的新奇感,将他们的注意力通过课堂管理迅速转回上课上来。尤其在与学生互动时,学生忘记了在拍课,而且上课完全投入了.这次拍课激励了我再来一次.
第三个班:我又将教学设计活动重新修改,并且还因势利导,告诉学生要好好表现,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拍下来的。因此,孩子们非常认真地听课,就连发言也会认真考虑。可是晚上我将课用电脑导出播放时,我自己的牙差点没被自己笑掉:怎么写板书时没注意“蹲姿”?原来平时穿的衣服挺好看的,可是带上扩音器上课后,教态就不怎么好看了。
三、反思
1.教态.以前上班时,穿着上只要过得去就行了,但想到要拍课,就会想着要怎么穿得更好看,英语课堂用语要尽量说得富有美感,而且在课堂上从站姿到板书时的走位,甚至包括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弯腰等姿态都会要想想。
2. 视角。如果说“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”,那么同样“乐趣是引导我们工作得以进行的最好的指挥棒”。以前看到别人写的课堂实录,都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专家同步记录实录做定项指导就好了.现在用这种方法我也能记下自己的课堂实录,并随时可以向有关的教研专家请教了,我真开心.
3.功底。以前总认为自己是英语科班出身,教学经验还算比较丰富,但从课堂拍摄中,就能明显看出自己的板书设计,英语黑板字还不完全符合四线三格的标准,且简笔画功底不够扎实。以前还觉得不错,现在从镜头中就发现了这是自己的硬伤。
结语:
古人云:"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"因此通过这样的自拍方式,我也重新认识了学生,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“我”.